實踐監督執紀“四種形態”,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的科學總結,是對管黨治黨規律的深刻把握。精準踐行監督執紀“四種形態”,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。紀檢監察機關要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,領會精神實質,精準把握運用,發揮最佳功效,助力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。
精準理念要根植心中。監督執紀“四種形態”是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具體詮釋和制度細化,處處體現責任擔當、事事關乎治理效能,在踐行過程中必然要求牢固樹立精準理念,應該適用哪種形態就適用哪種形態,不能主觀片面,不能隨意放大或縮小,否則就會失之于偏,給黨的事業造成損害。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把精準理念根植于內心深處,落實到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,體現在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下做好紀檢監察工作的具體行動之中,通過精準踐行“四種形態”,堅決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,激發黨員干部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堅定性和自覺性,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。
精準原則要貫穿始終。保持政治清醒,保持政治定力,精準原則需要一以貫之、把好把牢,決不可有所偏廢,左右搖擺。把好精準原則,必須提高政治站位,精準研判形勢。這要求我們對黨內政治生態和全面從嚴治黨形勢有清醒認識,做到眼中有全局、胸中裝大局,既不過高估計形勢,盲目樂觀,放松警惕,也不能只見“樹木”不見“森林”,滿腦子都是線索和案件,陷入只重查案而輕監督,只重第四種形態而輕第一、二種形態的誤區。通過對“大氣候”的精準研判,實現對“小氣候”的精確把握。必須堅持實事求是,這既是黨的思想路線,更是紀檢監察工作的生命線。每個地區(單位)的政治生態有其獨特性,研判必須實事求是、因地制宜,不能簡單套用一定范圍的結果或結論,用共性掩蓋個性。必須堅持依規依紀依法,應切實增強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,嚴格依照法定權限、規則、程序辦事,堅決防止自由裁量權過大,防止適用不當、尺度不準、畸輕畸重等問題的發生。必須運用系統辯證思維,強化治理效果導向。全面從嚴治黨猶如人治病防病,是復雜的系統工程,必須以治理效果也就是黨的肌體健康為導向,系統地、全面地、辯證地、聯系地認識和看待,問診號脈,不可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。要堅持既見“病”又見“人”,既防止查體不嚴、養癰遺患,著力發現問題、查出病因、對癥下藥,又要體現黨的政策,懲前毖后、治病救人,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,實現政治、法紀、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。
精準功夫要做深做足。紀檢監察機關做的是人的工作,政治性、政策性、原則性強,工作要求高,踐行監督執紀“四種形態”必須拿出繡花功夫,做好“精準”文章。日常監督要精準。把紀律監督、監察監督、派駐監督、巡察監督有機結合起來,強化“靶向治療”思維,多渠道收集情況,分層次剖析問題,透過現象看本質,在精準研判的基礎上,有序高效地開展監督,既嚴肅懲治違紀違法行為,又保護干部正當權益不受侵害,干事創業積極性不被挫傷。審查調查要精準。紀委監委履行雙重職責,必須注重把執紀與執法統一起來,既堅持紀嚴于法、紀在法前,又堅持紀法貫通、法法銜接,防止紀法混淆和彼此代替。要牢固樹立法治思維,嚴格遵循刑事審判關于證據的要求和標準,依法收集、固定、審查被調查人涉嫌職務犯罪的證據材料,形成相互印證、完整穩定的證據鏈,確保犯罪事實清楚、證據確實充分,取得監察調查與司法程序之間順暢高效對接的實際成果。工作程序要精準。要進一步強化規則意識,重程序、講規范,嚴格依照黨章黨規黨紀和憲法法律法規確定的權限、規則、程序辦理。特別是要認真貫徹落實監督執紀工作規則,堅持落實落細、盯住人看住事,規范立案條件、審批權限、時限規定和請示報告等制度,將規范的標準、程序、流程在工作實踐中固定下來、堅持下去,確保執紀執法行為經得起實踐、人民和歷史的檢驗。(青島市委常委、市紀委書記、市監委主任 劉子玉)